资讯动态
公司动态
专题论坛七:谈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装备-6163银河网站
2014年4月21日-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承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支持的“2014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14中国汽车论坛以“绿色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力求打造中国汽车与世界汽车、中国政府与汽车产业界、汽车产业与社会各界探讨产业发展、交流对话的顶级平台,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汽车企业高层、业内知名人士及新闻媒体参与。以下为专题论坛七-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装备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汽车和装备行业企业的代表,还有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参加本次论坛发表专题演讲的嘉宾,他们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王卫明副司长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王德成副院长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赵晋荣副总经理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制造公司副总经 原江淮技术中心工艺工程院 赵涛院长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及中国区总协调官 赖世平先生
技术总监 翟万略先生
大中华区销售总监 张立强先生
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汽车整车生产厂、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和媒体代表,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论坛。
中国汽车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数届,今年是首次设立汽车装备的专题论坛。本论坛由工信部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承办,中国工业报社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汽车装备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汽车装备的水平是中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基础条件。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300万辆到31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在继续保持全球最大产能规模的同时,产品结构也将向着更加环保、节能、高品质转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得到根本提升。因此,中国汽车制造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汽车装备业也必然随之而动。预计现在运行的2000万辆产能装备将有30%需进行更新。汽车装备制造业,特别是自主装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现在,2014年汽车装备专题论坛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王卫明副司长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汽车装备现状、展望及政策导向”。
王卫明: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参加2014年中国汽车论坛。本次论坛重点探讨新经济转型下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就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汽车产业从大国走向强国来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已经讲了很多,借这个机会,我想就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情况和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第一,我国汽车装备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100万辆,连续第五年全球排名第一。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贡献税收超过1万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4千万,整车产品的销售额超过2万亿,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与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的采用密不可分的。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制造装备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国产化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重点表现在:
一,整车制造工艺的装备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冲压生产线已在市场当中占据主导地位,覆盖件的冲压设备国产化率也达到了80%。国内主要冲压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能够成套提供单机联线的自动化生产线。如济南二机床大型犬自动冲压设备技术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一汽大众提供冲压生产线,并且成功获得了福特美国工厂的6条生产线的定单。
焊接生产线的供应商也逐步由成套国外进口转化为正线集成国内制造,如天津的福生自主研发成功年产20万辆的柔性焊装线技术,并为全国数十个厂家提供整车生产线。江苏的长虹也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喷涂的生产线。
二,零部件生产装备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随着国内控制技术及元件可靠性的提高,浇铸机产品取得突破。比如济南gmi铸造机械企业公司等企业研究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浇铸机,并很快占领市场。中国一拖集团等厂家采用了国内自主开发的浇铸机,运行情况良好。
三,汽车装配输送设备自主化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装配工艺的输送设备国内完全能够自主生产,并且质量可靠,输送设备的自主供应体系已经建立。据统计,合资企业装配线中使用国产输送设备的比重已经达到70%,非合资企业的比重达到了90%。黄石三风等企业的悬挂输送机产品形成了系列化。沈阳青松等企业生产的agv产品,市场优势十分明显。与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制造的关键装备,比如动力总成及其他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设备,车身制造与整装设备、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基本还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阶段,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但与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汽车装备技术基础较弱,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比较少,产品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可靠性差,与国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在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方面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企业往往停留在引进与仿制上,或者对非关键部件进行改造,而不是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后进行二次开发。中国合资的汽车企业在生产线和工艺设计上几乎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顺利生产,几乎采用外资车企使用的生产设备,使得国内汽车制造装备难有技术和创新发展的土壤。
第二个问题是整车和零部件生产装备对外的依存度还比较高。目前,国内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十年以上。我国产销量排名前五的整车企业,所用的生产装备,90%以上都还是进口。目前我国汽车装备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整装使用的主要是进口加工设备,柔性的冲压自动生产线等先进的冲压设备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零部件高效精通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涂装设备、整装设备、焊接设备的本土化率也只有20%左右。其中,b级及以上中高档轿车使用的设备基本上还是进口设备。国内个别厂家能够提供的涂装线部分的设备,但性能稳定的高端涂装还基本上要依赖进口。轿车的焊接装备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整车的自动装配线是我们国家汽车装配最薄弱的环节。随着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汽车产业对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装备精度、效率、可靠性、成套性等方面不高,汽车制造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还将居高不下。
三是汽车装备产业的结构仍然不合理。目前汽车工业装备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水平,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装备、关键部件还依赖进口,一般产品过剩等问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高端的机床进口达到85%以上,仅仅加工中心,去年前10个月进口的超过50亿美元。尽管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而且连续十年高速增长,但整个行业大而不强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日趋突出。
四是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还比较落后。汽车装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次投资金额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且汽车产品的生产对连续性要求高,汽车装备的停机与维修很容易对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汽车装配的6163银河网站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的再购买具有很大影响。国内汽车装备企业在6163银河网站的售后服务意识与水平方面的落后也影响了装备企业的整体销售。与国内汽车装备制造业仅提供6163银河网站的售后服务不同,国际汽车装备供应商已经开始提供全面的6163银河网站的解决方案,即不再以简单的卖装备为目的,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提供成套的综合方案,帮助用户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五是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低。从机器人使用密度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与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美、德、日、韩四国的汽车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200台万人,我国汽车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50台万人,为上述国家企业的八分之一。
第二部分,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汽车装备发展的展望。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下,产业革命兴起,我国经济进入中高发展的转型时期,汽车工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汽车装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汽车装备的柔性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是市场需求有望技术增长。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将有力地拉动汽车制造装备市场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汽车装备也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空间。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将拉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检测装备的市场需求。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态势仍将持续。当前世界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些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等等,加快了汽车装备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这也将为我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汽车装备提供难得的机遇。
三是柔性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趋势进一步加快。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创新,加速向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汽车制造装备正向着柔性化、智能化和高效方向发展。比如在冲压设备领域,自动送料技术、自动换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深入。冲压生产线将逐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高精度、高效率、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汽车装备的发展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汽车制造成本对整车销售影响较大,使得汽车装备制造的质量、成本和可靠性日益重要。二是国内汽车装备制造领域高端和创新性人才缺乏,中高级技工不足,也不利于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三是部分用户对国产装备质量差的惯性思维,使国产装备面临推广应用难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汽车装备的转型升级更加迫切。
第三个部分是我国汽车装备的政策导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针对汽车制造装备的创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采取了多种政策给予支持。
一是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来支持汽车制造装备的创新突破。汽车制造业是数控机床以基础制造装备的最大用户,约占总量的40%,也是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共支持和方向86个,与汽车行业直接相关的有43个,占到50%。在项目数上面,汽车行业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数的36%,项目经费和国拨的经费上,汽车行业约占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总投入的20%。
二是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方向,支持汽车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从2011年开始,由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专项重点支持智能测控装置、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车间的示范建设。专项连续三年来总共支持了项目89项,合同总金额达到140亿元,中央预算资金25亿,已经下达中央预算资金16亿。
汽车制造业是支持的重大领域,三年来支持了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冲压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等项目,以及重卡的变速器、汽车车桥、汽车液压油缸、发动机等加工装配的生产线项目,也取得了浪费成效。
三是积极争取其他的政策措施来推进汽车装备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专项,中央国有资本金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资金等等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都予以支持,涵盖了汽车和制造装备的领域。
另外,我们也正在组织研究针对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的保险技术,推动国内首台套设备的示范应用,其中也包括首台套的汽车制造装备。
第四部分是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要有忧患意识、创新的思维,更要有切实有效的载体和强有力的抓手。目前我们在规划编制政策推动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考虑。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扎实地推进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发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为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二是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重大专项的契机,整合科技资源,突破核心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力争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发挥重大专项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一批行业检验检测可靠性和寿命测试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实现高端装备产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要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进步的健全机制,建成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真正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当中的主体地位,大型企业集团自主确定技术改造项目,自主选择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手段来筹集技术进步的资金。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全链条的应用和发展,实现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定制化转变,以品牌、标准、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四是着力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我们要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的集成水平。充分利用好财政部、工信部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契机,重点支持大型精密轴承技术、高档液压和系统技术、高压液力元件技术,不断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化率,为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推动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制造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延伸产业链,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努力成为提供全面6163银河网站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将服务型制造作为汽车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由以产品为核心向研发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远程诊断维护、在线测量、检验、监控等服务业延伸,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各位朋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共同创造我国汽车产业更加繁荣强大的未来。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